
外媒炸锅!印度交付8架“光辉”战机竟有6架没装发动机还P图凑数,现场造假曝光!网友:这不是交付,是军工闹剧!
又一次,印度空军交出了一份让全世界军迷“集体破防”的答卷——现场交付的8架“光辉”战机,居然有6架连发动机都没装!
是的,你没看错。
就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举行的“隆重交付仪式”上,那批光辉LCA MK1A战机整整齐齐停在停机坪上,看起来很有派头。
但当镜头拉近,细节一一暴露:只有前两架是完整机,后排的6架赫然缺失了关键的喷口、HUD平显、甚至连弹射座椅都没装!更离谱的是,从影子角度与光影错位判断,连部分合影人员都有P图痕迹。
这不是军工交付,这是摆拍闹剧。
为什么印度会沦落到“交付光壳子”的地步?原因一言以蔽之:卡脖子。
原计划用于光辉MK1A的F404-IN20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提供,总订购数量为99台。然而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,西方的高性能钛金属供应受限,整个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都被拉紧了。
美国国防部又临时追加了400台F404的订单,优先供应“超级大黄蜂”等主力机型。印度的那点采购需求?直接排队18个月。
结果,印度每月只能收到两台测试用机型的发动机,远远满足不了批产节奏。
眼看交付节点将至,HAL干脆拿没有“心脏”的光辉摆上停机坪,“糊弄”交差,宣传照拍完,任务也算完成——这就叫“有图即真相”式的自我感动型军工。
其实这早已不是第一次。光辉项目从1983年立项至今,近40年才交付了40多架。哪怕印度自称已建成四条生产线,年产能力32架,但现实年产量仍停留在个位数。
以现在的效率计算,刚刚签下的97架合同交完可能要等到2060年,等交完了,这批战机可能连备件都找不到了。
更尴尬的是,所谓“国产光辉”,其实是“万国拼盘”:
发动机靠美国,
雷达靠以色列,
导弹系统靠以色列+俄罗斯+美制拼凑,
真正能称得上印度自产的,只有机身蒙皮和部分航电。
这就注定了:只要外部供应链哪根链子一崩,全线停摆。这次发动机卡住,就是整个系统性依赖的直接后果。
对比中国当年的经验就更明显。
上世纪中国的歼-11B项目也曾因涡扇-10不成熟,被迫依赖俄罗斯AL-31F发动机,大批整机堆在总装厂出不去。但中国航空人硬是一步步扛下来:涡扇-10上舰,涡扇-15配歼-20,自主化一路打通。
反观印度,一直停留在“造得出来”这个初级阶段,还要摆拍自嗨、炒作外销。可军工不是舞台剧,拼的是产业链闭环和实战化能力。如今的“光辉”,不敢上战场,只能供媒体拍照。
更别提印度空军如今还有200多架老旧的米格-21、幻影2000、美洲虎等战机即将退役,战斗机中队数量从原定的45个滑落至30个以下。
阵风交付慢,F-16和F-35受制于美国政策,俄制装备又因信任危机遭边缘化。
在这种双重压力下,哪怕光辉是“空壳”,印度也得“硬着头皮列装”。
最终结果是,一边高喊“国产崛起”,一边靠进口维持战力,连摆拍都成战略任务。
“光辉”这名字,本是理想的象征,如今却成了现实的讽刺。
没有发动机的“光辉”,就像没有灵魂的军工工业。摆拍可以一时糊弄世界,真正能上战场的,才配叫作战机。